钱列阳主任应长沙律协邀请为“潇湘刑辩大讲堂”开讲首课

崔壹然律师
2025-04-22


2024年4月19日,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钱列阳律师应长沙市律师协会的邀请,到“潇湘刑辩大讲堂”正式开讲。面向三百余位法律界人士,就《民营企业涉案风险与法律实务》展开深度解析,为民营企业合规经营与刑事风险防控提供实务指引。

钱列阳律师开篇指出,民营企业家的刑事风险往往藏匿于“习以为常”的商业操作中。诈骗罪、逃税罪、职务侵占罪及商业贿赂犯罪已成为民营企业家的高频涉案罪名。钱律师以某科技公司实控人职务侵占案为例,剖析了“企业财产与个人财产混同”这一普遍痛点的司法认定逻辑,强调许多企业家将行业潜规则等同于法律安全区,实则是走向刑事雷区的第一步。

针对当前执法实践中存在的机械套用法条现象,钱列阳律师进一步指出,刑事辩护的本质在于守护法律精神的正确实施。他分别以串通投标罪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为例,揭示了“形式入罪”对立法本意的背离,“法律条文是骨骼,立法本意才是灵魂”,钱列阳强调,辩护律师应通过多重论证,在技术层面还原立法本意,避免执法机械化对商业创新的误伤。

钱列阳律师解析民营企业家与刑辩律师的思维差异:企业家追求效率优先,常以结果为导向简化流程,而刑辩律师严守法律程序与实体规定。他指出,这在涉刑案件中往往演变为“商业合理性与司法有罪推定的对抗”。 他特别提到某串通投标案,当事人因“赶工期可豁免投标瑕疵”的认知误区,导致其面临刑事追责,“商业创新不能以突破法律框架为代价,这是企业基业长青的生死线”。

对于刑辩律师的专业能力重构,钱列阳提出“守界不设界”的理念。守界在于恪守法律底线、坚守职业操守,杜绝“两本律师”的自我定位。跨界则要求律师穿透商业表象,掌握财税、医药等行业规则甚至技术工具。他建议青年刑辩律师构建“法律+行业”的知识结构,从以往单一的知识结构向综合型、复合型转变。

在谈及对客户的认知深度时,钱列阳律师提出“三层穿透法”表层了解企业经营,中层掌握行业潜规则,深层洞察决策心理。将律师的专业服务提升至系统性诊断的高度,通过逐层透视商业肌理,在民企复杂的经营生态中精准定位刑事风险病灶。

互动环节,钱列阳律师就执业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并鼓励广大刑辩律师坚定职业信仰、锤炼专业本领,在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为守护法治底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