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列阳律师解析“专精特新”实务路径——中国政法大学第二届商事犯罪刑辩高研班走进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

崔壹然律师
2025-04-15

2025412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辩护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刑民交叉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政法大学商事犯罪刑事辩护高级研修班的开班第二天。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钱列阳律师作为本次培训的导师之一,组织本组近二十位学员来到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以商事犯罪刑辩业务的专精特新为授课主题,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思维革新课程,深度探讨商事犯罪辩护的“专精特新”实践路径与律师的核心价值。

钱列阳律师开篇指出,刑辩律师需恪守职业操守,杜绝两本律师的功利定位。钱律师指出商事犯罪辩护正从单一辩护转向系统化辩护,他从金融、医药、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犯罪形态的复杂性切入,强调刑辩律师需以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为内核,构建法律+行业的复合型知识体系,以应对复杂案件。

钱列阳律师指出,刑辩思维具有鲜明的双重性——其优势与局限往往互为表里。他以四维特性系统解构刑辩思维的本质矛盾:原则性与突破性的博弈(严守制度正义但创新不足)、规则性与变通性的辩证统一(精准适用法条但灵活性受限)、逻辑性与跳跃性的冲突(论证严谨但发散性欠缺)、本位性与换位性的失衡立足当事人权益但全局视角薄弱)。钱律师强调,传统刑辩思维虽为司法公正筑起制度屏障,却在金融犯罪、数据犯罪等新兴领域遭遇适配困境,亟需通过破界思维重构辩护方法论。

授课中,钱列阳律师以苹果树模型重构刑辩内核——案件为果实,法律关系为枝干,法律概念为枝叶,呼吁律师以由内向外的认知穿透力,打破思维定式,探索跨领域协同路径。他强调,对客户能力、水平的准确认知才是有效沟通的基础并进一步指出,律师若仅停留在法律条文表层,无异于只见枝叶不见根系;唯有穿透行业逻辑、商业动机与法律后果的复杂关联,才能从,构建真正适配客户痛点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课程尾声,钱列阳律师与在场的刑辩律师们就刑辩律师的执业风险应对、某虚开发票案的多重解决思路等问题展开充分讨论。与会律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未来将更注重专业化深耕与跨界能力的协同提升。

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始终致力于推动金融犯罪刑事辩护领域的专业化、精细化发展。钱列阳律师的课程不仅是对专精特新理念的深刻诠释,更是紫华律所多年来实践经验的凝练与共享。未来,紫华将继续携手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搭建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为刑辩律师提供系统性赋能,助力行业应对新兴犯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