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18:00—21:00,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钱列阳律师作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警务执法规范教研室特聘讲师,以《从辩护律师角度看执法规范化》为题,为2025级警务执法规范实务三班的警务硕士研究生授课。钱列阳主任从辩护律师视角出发,以 “执法规范化” 为主线,以社会和专业两个面向为基本点,展开对执法不同维度,刑事政策导向及司法鉴定细节等领域的思辩性讲授,为同学们带来一场三小时酣畅淋漓的精彩课程。

钱列阳主任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最初的警察到律师的职业生涯转变经历,并以火车的 “车内人”、“车外人” 视角分析这两个不同职业看待执法问题的不够全面的地方,他指出,执法人员应结合 “火车” 内与 “月台” 上之人的视角,总揽执法全貌,才能真正实现规范执法之根本目的。

钱列阳主任授课的课程内容分为两部分:社会面向——执法的力度、厚度与温度;专业面向——刑事政策的导向与执法的深度、维度。在社会面向,钱列阳主任以 “执法为民、服务社会” 为规范执法奠定基调,铺陈讲授。接着,钱列阳主任强调了警务人员的一切有效执法的根本前提——依法执法的重要性。他从正面列明相关法律法规对执法规范化的严格要求,亦从反面以网络公开的几则短视频演示了违纪、违规、甚至违法执法的社会危害性。

随后,在规范执法层面,第一,钱列阳主任强调,执法规范化是手段,维护社会秩序是目的。警务人员只有厘清执法的手段与目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执法为民的宗旨,取得最佳的社会治理效果。第二,他指出,在执法手段方面,警务人员要兼顾三重维度:力度、温度与厚度。他强调,力度是执法人员的天职,要做到 “到位不越位”,守住边界;温度是执法人员的本职,以 “一瓶水、两张纸” 的人性关怀展现换位思考的重要意义;厚度要全面实现执法目的,勿 “机械执法”,应兼顾情法。

在互动环节,钱列阳主任通过与学生关于执法案例一问一答的 “智慧乒乓” 式教学,再次引导同学们回溯了对 “规范执法” 的批判性思考。

最后,在执法目的方面,他回归到执法为民的终极追求,指出高水准执法的本质在于实现 “有情、有理、有法” 三者的有机统一。一幅以法治为筋骨、以情理为血肉的优秀人民警察画像,在同学们心中清晰浮现。

在专业面向,钱列阳主任强调了刑事政策导向研判与司法鉴定细节对执法深度的重要影响。首先,在刑事政策层面,他以骗取贷款罪、非法经营罪的立法沿革、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抽成要件司法解读,及办理过的债券发行背景下职务侵占案的部门规章之寻找,强调了执法人员穿透解构刑事政策于执法深度的关键作用。

其次,在司法鉴定层面,钱列阳主任指明不规范执法的常见问题,并通过办理过的以对证据的价格鉴定方法、鉴定人专业不对口、鉴定材料不完整等为突破点而成功辩护的案件,指出执法人员严格依法执法的重要意义。

其三,在立法本意解释层面,他通过成功办理过的串通招投标罪无罪、涉及执法人员刑讯逼供罪的案件,重申了回归规范目的解释,勿 “机械执法” 的核心价值。他还列明了警务人员关于询(讯)问等具体执法行为中的常见细节错误,警戒同学们要谨言慎行。
最后,钱列阳主任再次重申执法人员一定要坚决杜绝机械执法,从执法细节中时刻规范执法行为,做到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钱列阳主任多年来持之以恒地参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务硕士研究生《警务执法规范实务》课程授课,旨在通过律师视角的经验分享,帮助警务储备人才提升专业能力。紫华所始终关注法治人才培养工作,与高校合作系履行法律职业共同体责任的有益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党的法治政策为指引,继续保持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常态合作,结合实务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共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模式,为法治人才体系建设贡献寸心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