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之二
导语:2025年7月6日下午,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联合主办,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的《2024年度金融领域犯罪紫皮书》(后简称“《紫皮书》”)发布会暨紫华金融犯罪辩护高端论坛,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图书馆一层会议室召开。来自法学界、实务界和金融界的30余位行业翘楚围绕证券基金、银行保险、金融贪腐等“刑法+金融”前沿议题展开讨论,为金融犯罪治理贡献智慧。现场参会人员七十多人,线上近千名参会者。
《2024年度金融犯罪紫皮书》发布会
会议的第一环节是《2024年度金融犯罪紫皮书》主旨报告,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郭旨龙教授主持,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证券刑事业务部主任周致力律师开场对《2024年度金融犯罪分析报告》做了总体情况介绍。
周致力律师围绕金融犯罪实务中的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结构性介绍:第一,行刑一体化问题,他强调行刑应当保持适度界限,不能演变成行刑不分的局面,以操纵证券市场罪为例,他揭示了实务中将违法行为与立案标准简单相加等同于犯罪构成的逻辑缺陷。他还提出“民行刑三者一体”带来的反向制约问题,特别是刑事裁判对后续民事、行政程序的影响;第二,罚金刑问题,周致力律师指出了,现代刑法结构性变化的三个特征,即行政犯时代、轻罪治理时代、财产刑辩护时代,质疑了实务中存在的对财产刑重视不足的现象,并结合当前法庭构造特点指出,高额罚金反应的裁量权单向制约问题;第三,刑事政策问题,他从全案平衡与个体正义的价值冲突出发,以证券犯罪为例,指出量刑刻度不足会反制量刑均衡和平等的问题。
紫皮书证券犯罪篇由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刑民交叉业务部主任常笑律师介绍。他从三大板块对证券犯罪篇展开介绍:
第一、年度综述 他从两方面分析了证券违法犯罪的整体趋势。从刑事案件的办理情况来看,2024年检察机关起诉证券类犯罪较2023年出现大幅增长;从行政监管层面来看,证监系统的办案数量及处罚力度均有所增加。他还总结到,2024年证券违法犯罪严打基调依然持续强化。
第二、重点评析 常笑律师按证券犯罪的四大违法类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虚假陈述、中介机构违法选取重点案例并聚焦实务争议进行评析。
第三、趋势展望 他主要从四个维度提出未来证券违法犯罪治理的可能性,包括刑事政策的持续从严,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科技监管的广泛运用,跨境证券犯罪风险的防范。
紫皮书基金犯罪篇报告者是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基金刑事业务部主任杨思凡律师。首先,她提出2024年基金行业呈现出规范与发展并重的态势。其次,在重点评析部分,她以基金行业四大业务流程为基点,结合行业违法犯罪高发行为,分析刑事风险,以此帮助从业机构以及人员在防范金融犯罪风险的层面理清思路:在资金端的非法集资与诈骗犯罪风险领域,应采取刑罚和违法所得追缴的二元结构,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在投资端利益输送以及证券犯罪风险领域,从有利于基金公司的内部控制,构建良性市场生态的角度,提出基金账户内幕交易的主体责任承担,应当采取单位犯罪的处罚立场;在管理端的挪用以及侵占犯罪风险领域,指出部分舞弊行为可能会涉嫌的职务侵占的风险问题;在退出端,强调基金合同的相关约定,可能涉嫌外汇犯罪的风险,杨思凡律师认为,2025年的基金监管将从形式合规进一步转变为实质管控。
紫皮书银行犯罪篇报告者是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莹律师。陈莹律师分别从年度综述、重点评析和监管数据三方面展开介绍。首先,在年度综述部分,她以银行产业发展和风险化解的年度相关政策及部门规章为基础,分两部分展开讲述:一是行业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农村银行业机构法人数量占比居首;二是监管数据,通过对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及刑事司法裁判文书披露的处罚研究,均得出农村银行业机构被处罚的数量居首位的结论,并强调了洗钱、贷款等违规违法行为的高发性。
其次,在重点评析部分,她分别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及中间业务方面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在趋势展望部分,她对银行业犯罪风险防范提出四个要旨,即,第一地方化债背景下,银行业机构应当抵住金融风险;第二数据化转型与人工智能促进监管实效应进一步提升;第三提升高水平对外开放和跨境金融监管效能;最后,顺应防范金融风险,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大趋势。
紫皮书保险犯罪篇报告者是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主任行政助理张百成律师。他从三个维度对保险犯罪篇展开介绍,即政策迭代、犯罪手段进化和2025防御体系升维。
一、政策迭代 2024年,中国保险业在“新国十条”政策引领下深度改革,二十项新规覆盖资金监管、民生保障与科技赋能三大主线。行政监管趋严,高罚金、多罚单态势凸显“利齿”效应,行业监管全方位强化落实。刑事司法层面,公开案例显示行业涌现三大犯罪新形态:AI伪造医疗记录、“道具车”撞损产业链、“阴阳协议”骗保全链条。
二、犯罪手段进化 保险业因其庞大客群及巨额资金流动,成为不法分子的重点目标。代理退保黑产形成产业链进化,行业黑灰产治理形势严峻。穿透式监管下,资金运用风险显现,关联交易的刑民边界争议成为新焦点。利用保单欺诈融资同步洗钱的案例频发,此类犯罪行为危害尤甚。
三、2025防御体系升维 展望未来,《反保险欺诈工作办法》的落地实施将推动多部门协作,精准打击、治理保险违法犯罪。保险资金运用关联交易仍为金融监管关键领域。利用保险业务洗钱等犯罪频发,对行业持续优化反洗钱制度及强化监管协同提出了新要求。
紫皮书洗钱犯罪篇由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杨东昊律师介绍。首先,他在立法和司法两个角度对年度综述展开介绍。在立法层面,他对反洗钱法的修订和相关司法解释进行比照分析;在司法层面,他总结了2018年到2024年洗钱犯罪的相关案例及数据。
其次,在案例解析部分,他选取了最新的入库案例进行研究,分别指出了非法集资持续过程中洗钱行为的共犯认定思路、新司法解释下主观明知推定的标准变化、以及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洗钱犯罪的难点痛点。最后,在观点阐述部分,他强调了洗钱罪入刑背景下,面对并罚问题的诸多争议,应秉持主客观相一致原则,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以及罪责刑相适应三个原则。
紫皮书金融贪腐篇报告者是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吴晓云律师。他从三部分对金融贪腐篇展开介绍,希望能够为大家全面了解金融反腐工作提供一点新视角。
年度综述部分,2024年金融领域反腐持续深化,全年查办贪腐案件308起,较2023年增长8.8%,其中中央一级金融单位被查73人,创近年新高。地域上,四川、云南因金融创新快、监管滞后及专项巡视力度大,案件数量居前;行业方面,投资公司超越银行成为反腐重灾区,与资金密集、权力集中的特点直接相关。
制度与技术创新成为年度亮点,新《监察法》通过12处修改与12处新增,填补垂管系统监督空白,新增保障人权条款及强制到案等措施,优化监察程序。AI技术助力案件调查,数字人民币依托区块链实现交易追溯,为反腐注入新动能。
重点评述部分,典型案例折射行业痛点:银行业私用营销费结余、期货业虚增交易套利、基金业嵌套谋私,均凸显“非穿透不能处罚”的治理难点,钱款归属争议成共性焦点。罪数问题更是实务痛点。
趋势展望部分,2025年,在“金融安则国安”战略下,反腐将向纵深推进。银行业综合治理经验逐步成熟,新《监察法》将进一步织密监督网络,持续构建“三不腐”机制,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从2023年起开始年度金融犯罪紫皮书的编写工作,今年是第三年。紫华所全体律师通过对年度金融犯罪案件的系统梳理与类型化分析,试图揭示犯罪规律、提炼辩护要点。在编撰过程中,也起到促进律师队伍深度研究金融犯罪新趋势、提高业务水平并促进团队合作的效果。因为金融犯罪辩护的特殊性——既需要扎实的刑法学功底,又要求对金融业务规则有深刻理解;既要守住法治底线,又要平衡市场效率和公平。紫华律师事务所将坚持“专业立所、责任为先”的理念,坚持把《金融领域犯罪紫皮书》做下去,而且会加强与法学界和金融界的合作,紫华所全体律师将继续不懈努力,力争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