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张百成律师在中国犯罪学学会第三十四届学术研讨会分享实务观察

2025-10-21

2025年10月18日,中国犯罪学学会第三十四届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来自法学理论与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犯罪治理科学化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主任行政助理张百成律师就“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落地挑战与律师路径”作专题发言。

张百成律师在发言中指出,随着我国犯罪结构发生显著变化,轻微犯罪案件占比持续上升,建立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是刑事司法制度的创新改革举措。他分析认为,当前制度落地仍面临四方面挑战:封存范围的界定需进一步细化、封存程序的操作规范有待明确、信息管理的技术保障尚需加强、社会公众的心理接纳仍需引导。

针对律师在制度实施中的专业作用,张百成律师提出五点实践路径:一是为当事人提供封存申请的精准法律指导;二是确保封存程序依法合规推进;三是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渠道保障当事人权利;四是助力封存成功者解决就业就学等实际困难;五是结合实务经验为制度完善建言献策。

为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张百成律师建议建立梯度化封存体系,根据犯罪轻重设置差异化封存条件;完善封存后的法律效力规定,明确前科报告义务免除等关键问题;构建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封存的实际效果;健全监督救济机制,确保制度权威性。

本届研讨会聚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犯罪治理科学化前沿问题,为理论与实务界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与会专家表示,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完善需要法律职业共同体协同推进,共同促进轻微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