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后称“紫华所”)创始人、主任钱列阳主任受邀出席由四川蜀鼎律师事务所(后称“蜀鼎所”)主办的“蜀鼎·论坛——第二十八期”讲座,并以《从行业内卷看青年刑辩律师路在何方》为题授课。蜀鼎所名誉主任、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魏东,四川省律师协会刑辩协会副会长陈自强,四川省律协刑辩协会副会长李红,蜀鼎所党支部书记梅松律师等50余名律师出席了本次讲座。
钱列阳主任结合其三十余年的执业经验,深入剖析青年律师的职业发展方向,总的强调,青年律师之路在“专业化”。他指出,在行业“内卷”浪潮下,青年律师若想在千帆竞发中找准自己的航向,必须锻造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即持续提高专业水平,也是紫华所一以贯之秉持的“专、精、特、新”品牌定位。具体来讲,青年律师应当构建跨领域复合型知识结构,如“法律+金融”、“法律+财税”等,走出一条差异化、可持续的青年律师职业进阶之路。
专业化之“专与精”:
钱列阳主任以办理过的成功案例,强调了透彻理解规范保护目的对于锚定辩护方向的关键作用。
首先,他以被指控犯罪的“撤单交易”行为切入,强调在精研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立法原意,即,刑法打击的是“不以成交为目的的撤单行为”的基础上,深入金融交易一线,厘清本案金融行为逻辑,最终为司法工作人员办案方向提供指引的重要意义;随之,他又以办理的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案件,申明未损害股东、投资人利益的违规披露信息行为,不应扩大到刑法规制范围,再次强调精晓法益保护对辩护方向的领航作用;最后,钱列阳主任以成功办理过的串通招投标罪无罪辩护案件,即,未侵犯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违规招投标行为不应上升到刑法评价层面,再次重申了精诣法益规范保护目的的支点意义。
专业化之“特与新”:
“特”:钱列阳主任指出,律师职业具有其独特属性——相较于法学专家与司法工作者,律师不仅需要精研案卷、熟稔法条,更需深谙"读人"之道。既要洞察司法工作者的裁判思维,又要理解当事人的真实诉求,通过换位思考与语言的艺术,在二者之间架设沟通桥梁、扮演“翻译官”角色。唯有如此,方能真正把握律师职业的本质内核,在每一个具体案件中推动公平正义的最大化实现。
“新”:面对行业“内卷”,钱列阳主任为青年律师指明破局之道:其一,突破边界,跨界求新——跳出“舒适圈”与“法律圈”,主动参与金融、AI等领域跨界学习,提升复合竞争力,避免“温水煮青蛙”式躺平; 其二,胆大心细,敏捷进化——青年律师应如猎豹出击,百步猎途中,九十八步皆为修正,校准方向的过程,将偏差转化为进阶契机,不惧试错,及时调整,实现"行动-反馈-优化"的动态成长。
最后,钱列阳主任重申了青年律师在成长过程中要处理好的两大关系:其一,“种草”与“育树”的关系:“种草”解决的是眼下生存问题,“种树”则要打造自己的专业品牌,唯有立足长远,方能培育参天大树。其二,时间、精力与育树的辩证关系——时间如水,精力似养料,二者都是实现育苗培树远大目标的手段,只有处理好手段与目标的关系,才能为栋梁成材提供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在互动环节,陈自强副会长、李红副会长、梅松书记、蜀鼎所田维律师等,知名青年律师们围绕刑事辩护律师成长道路、金融犯罪辩护技能等问题热烈探讨,大家对钱列阳主任“专业为本,持续学习”的理念一致认可,高度赞同,现场掌声与笑声交织。
在自由发言环节,蜀鼎所管委会主任张晓远律师、蜀鼎所执行主任王国君律师等,结合自身执业感悟与刑辩业务特点发表了个人感言,并表示,钱列阳主任提出的“专、精、特、新”的专业化发展理念,与蜀鼎所长期秉持的"专家品质,法治情怀"核心价值高度契合,这一共识为其未来的专业化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在总结致辞环节,魏东教授再次指出了钱列阳主任强调的刑辩律师“专业极致”发展路径,与蜀鼎律所刑辩所追求的“专业极致,智勇双全”之路深度契合,并对钱列阳主任带来的的精彩演讲,和各位与谈人,现场各位律师同仁的积极参与表示感谢。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专题讲座圆满落下帷幕。本次讲座以钱列阳主任带来的丰富翔实的内容,和深入浅出的实务解析,为与会嘉宾呈现了一场理论与实务深度融合的思想盛宴,获得与会同仁的广泛好评。展望未来,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将秉持专业立所理念,进一步深化跨区域业务交流与合作,持续为金融法治建设贡献专业力量,以优质法律服务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