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证券刑事业务部主任周致力律师受邀出席第三十四届中国犯罪学学会学术研讨会,并在“平行论坛一:轻罪综合治理研究”中作专题发言。


周致力律师以《轻罪治理语境下的财产刑问题》为题,结合证券犯罪辩护实践,系统阐述了当前财产刑适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机制成因,引发与会专家和代表的广泛关注。
周律师指出,在犯罪形态由自然犯向行政犯转变、刑事治理重心由重罪向轻罪过渡的背景下,刑事辩护形态也相应发生变化,呈现出“从自由刑辩护为主转向以财产刑辩护为主”的趋势。尤其在证券犯罪领域,实践中出现了“轻轻重重”的悖论现象:一方面人身刑趋于轻缓,如共犯常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甚至缓刑;另一方面财产刑却日趋严苛,违法所得认定与倍比罚金数额动辄上亿。这种结构性反差背后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值得深入探讨。

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周律师从三个维度剖析了上述现象的成因:
· 规范层面,证券犯罪定性依赖复合型知识与行政认定,导致定性判断“弱化”,进而造成定量判断(如违法所得与罚金)趋于模糊与笼统;
· 实践层面,存在“罚金反制定罪”的结果倒推逻辑,共犯范围有所扩大,部分边缘行为人是否应被认定为共犯,需更为审慎的司法判断;
· 程序层面,在定罪与量刑程序合一的审判结构下,量刑辩论难以充分展开,尤其在无罪辩护案件中,财产刑的判处依据与计算方法往往缺乏有效交锋。
周律师最后呼吁,鉴于证券犯罪在行为模式与法益侵害方面与传统犯罪存在显著差异,各方应加强对罚金刑问题的研究,推动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裁判路径,以实现真正的“罚当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