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锚定价值,以创新回应时代——钱列阳主任应邀参加海淀律协主办的“AI时代法律服务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专题沙龙

崔壹然律师
2025-04-25

2025年4月24日,由北京市海淀区律师协会主办、北京万景律师事务所协办的专题沙龙“AI时代法律服务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在北京万景律师事务所成功举办。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钱列阳律师以《AI背景下刑事辩护律师的应变之道》为主题发表演讲,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对刑事司法的颠覆性冲击,提出律师行业应对“技术迭代”“犯罪进化”的生存法则,引发行业对刑事辩护专业化转型的深度思考。

“当实验室研究人员仍在探索AI技术的应用边界时,犯罪分子已将其转化为新型犯罪工具”。钱列阳律师开篇即揭示行业危机:AI换脸诈骗、高频交易操纵证券市场等新型犯罪,已呈现“技术突破法律”的趋势。他直言,金融领域的创新与犯罪仅“一步之遥”——“阶下囚掌握的技术,往往比实验室更前沿。”面对犯罪手段的“超前迭代”,律师的应变之道首在“认知突围”:“过去律师用法律评价技术,现在必须用技术理解犯罪。”

在剖析操纵证券市场罪时,钱列阳律师以标志性案例阐释“应变”的底层逻辑:“不以成交为目的的报撤单是操纵,而为了避免损失的报撤单是操作,而非操纵。”他强调,面对技术驱动型犯罪,律师需完成三重转型:从“法律复读机”到“技术翻译官”,用技术语言解构犯罪逻辑;从“规则执行者”到“规则挑战者”,在法律模糊地带争取辩护空间;从“被动应对者”到“主动预判者”,通过模拟犯罪技术路径预判司法评价。

最后,钱列阳律师提出刑事辩护律师的终极命题:“AI时代,律师的价值不在于比法律条文更熟悉,而在于比犯罪分子更懂技术,比技术人员更懂法律。”这一观点被评价为“对‘应变之道’最犀利的注解”。深耕刑事辩护三十余年的钱列阳律师,始终以实务痛点重构行业认知。他总结:“真正的应变能力,不在于被动追赶技术,而在于主动预判法律与技术的碰撞点——刑事辩护的胜负,往往取决于对技术迭代与法律演进交汇点的认知速度。”

此次深度参与海淀区律师协会主办的AI主题沙龙,既是紫华所践行行业责任、推动法律与科技融合的缩影,亦彰显了律师群体在技术革命浪潮中“以专业锚定价值,以创新回应时代”的担当。未来,紫华所将继续携手法律同仁,共同构建技术伦理与司法公正的平衡支点,为法治中国建设注入专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