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规则的边界:金融法治的未来对话”主题论坛暨《边界》新书发布会在京举办

2025-06-30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颖

6月20日,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在京举办“创新与规则的边界:金融法治的未来对话”主题论坛暨《边界》新书发布会。本书由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主任钱列阳撰写,深入探讨金融领域创新与刑事法律风险的动态边界。发布会由《法治时代》执行总编辑刘桂明主持。

法律出版社副总编辑张雪纯在致辞中表示,在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金融创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在创新的光芒背后,形势风险如影随形。《边界》一书源自于对当下金融领域深刻变革的观察和忧思,试图在金融创新的浪潮和法律秩序间寻找平衡点,以边界为棱镜,折射出法律与金融犯罪间复杂与深刻的互动关系。本书提出的思维、规则、利用、责任的四重边界共同构筑金融活动得以安全稳健向上发展的立体空间。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周光权在致辞中表示,健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金融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金融和法律的界限清晰,金融从业者可以大胆的从事金融创新活动,但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所以,厘清金融和法律之间的界限至关重要。《边界》对于准确理解二者之间的界限、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司法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和精准判断金融犯罪的罪与非罪都有一定帮助。

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表示,金融从业者要有创新精神与底线意识——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桎梏,在金融科技浪潮中开拓新局;又要恪守法律红线,将风险防控内化为职业本能。法律人则需成为创新航程中的灯塔,既要为金融创新划定安全航道,也要及时更新法律框架以适应技术变革。金融与法律从业者都要持续学习,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具备“技术洞察+法律智慧”的双重能力,方能推动行业更好发展,为下一代缔造更健康的金融文明。

全联并购公会名誉会长尉立东在致辞中表示,在金融领域尤其是在复杂的金融创新、并购重组、风险投资、资本运作中,边界无处不在,又至关重要。既是法律的红线与底线,也是监管的框架和尺度,也是商业创新的未来可能空间。审慎把握边界,智慧运用边界是保障金融安全,推动金融创新,维护公平正义的关键所在。钱列阳以其丰富的执业经验、扎实的法学功底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深入分析金融法律实践中这些关键而微妙的边界问题提供导航仪。

钱列阳表示,法律人应当秉持“守界者”与“跨界者”的双重使命——既要恪守职业伦理的底线,守护法治尊严;又要突破专业藩篱,主动融入金融等新兴领域。这种“守界”与“跨界”的辩证统一,正是现代法律服务的精髓所在。金融创新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既要保持与法律红线的安全距离,又要在这个框架内充分释放市场活力。期待金融从业者以创新思维开拓进取,同时始终对法律保持敬畏之心;法律人则需在坚守专业底线的同时,以更开放的姿态理解金融创新逻辑,共同构建规范有序、充满生机的金融生态。



“创新与规则的边界:金融法治的未来对话”主题论坛聚焦金融创新的合规红线、司法精准化与行业包容性、科技时代的罪责边界三个主题,经济学家曹远征、王巍与钱列阳围绕话题“金融创新与合规红线”,就如何避免“伪创新”陷阱展开深入讨论。海峰科技创始人兼CEO林虹、中信银行总行法律保全部总经理文建秀、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执行院长王志远结合注册制改革实践,探讨证券法与刑法修正案的联动调整可行性研究。金融科技领域专家赖崎、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百成、常笑聚焦技术驱动下金融创新的罪责认定挑战进行主题分享。

随后,北京紫华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陈莹引导线上和线下参与者进入互动环节“寻找‘你的边界’”,钱列阳一一回应提问。发布会还举行了向高校法学院、金融机构赠书仪式。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